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湘西南兰蓉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引用本文:柏道远,陈必河,钟响,熊雄,贾朋远.湘西南兰蓉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J].资源调查与环境,2014(2):95-105.
作者姓名:柏道远  陈必河  钟响  熊雄  贾朋远
作者单位:湖南省地质调查院;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湖南1:25万武冈市和永州市幅区调修测”(项目编号:1212011120793)、中上扬子重点地区(雪峰山)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关系研究(1212011220750-02)、“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志修编”(项目编号:1212010811032)联合资助
摘    要:湘西南兰蓉岩体为一加里东期小侵入体,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443.5±8.1)Ma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表明花岗岩形成于早志留世早期。主量元素组成表明岩体总体属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强过铝质花岗岩类。该侵入体Ba、(Ta+Nb)、Sr、P、Ti强烈亏损,Rb、(Th+U+K)、(La+Ce)、Nd、(Zr+Hf+Sm)、(Y+Yb+Lu)等相对富集;稀土元素含量较高、轻稀土富集明显、Eu显著亏损;ISr值为0.71299,εSr(t)值为120,εNd(t)值为-8.11和-8.89,t2DM为1.82和1.84Ga。C/MF-A/MF图解显示其源岩为泥质岩和砂屑岩。上述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兰蓉岩体为陆壳碎屑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S型花岗岩。基于岩石成因、构造环境判别以及区域构造演化过程,推断兰蓉岩体的具体形成机制为:奥陶纪末—志留纪初的北流运动(板内造山运动)导致地壳增厚、升温,尔后在挤压减弱、应力松弛的后碰撞-减压构造环境下,中、上地壳酸性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并向上侵位而形成兰蓉岩体。

关 键 词:锆石SHRIMP  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S型花岗岩  北流运动  后碰撞构造环境  兰蓉岩体  湘西南

SHRIMP U-Pb zircon dating,geochemical features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Lanrong pluton in southwestern Hunan Provinc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