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龙湖沉积物重金属人为污染与潜在生态风险 |
| |
作者姓名: | 李小林 刘恩峰 于真真 张恩楼 林琪 王荣 沈吉 |
| |
作者单位: |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人地协调与绿色发展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济南 250358,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人地协调与绿色发展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济南 25035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 |
| |
基金项目: | 中国湖泊沉积物底质调查专项(2014FY110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214,41672354) |
| |
摘 要: |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异龙湖4个沉积短岩芯中Al、Ti、As、Cd、Cr、Cu、Ni、Pb、Hg、Zn等金属元素含量与赋存形态的分析,研究了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除Cd之外,沉积物中其余金属元素含量变化较小,变异系数均小于0. 3.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所有元素可分为两组,第Ⅰ组元素包括As、Cd、Hg和Pb,第Ⅱ组元素包括Al、Ti、Cr、Cu、Ni和Zn;各沉积岩芯中每组元素具有相似的垂向变化规律,但不同沉积岩芯中各组元素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反映了较为复杂的沉积环境特征.相关分析表明,沉积物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明显受到沉积物质地变化的影响.沉积物中Cd和Pb以可还原态为主,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8%和42%; Cr、Cu、Zn和Ni主要赋存于残渣态中,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68%~82%.根据重金属富集系数和次生相富集系数评价结果,Cd为主要的污染元素,平均达到了中等污染程度,而其他元素为无污染至弱污染水平;人为贡献的重金属主要赋存于可提取态中.综合生态风险指数与沉积物质量基准评价结果、以及重金属污染水平与赋存形态,异龙湖表层沉积物中As、Cu、Hg、Ni、Pb和Zn具有低等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Cd具有较高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
|
关 键 词: | 异龙湖 沉积物 重金属 含量与形态 污染 潜在生态风险 |
收稿时间: | 2018-05-13 |
修稿时间: | 2018-08-0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