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美国学者眼中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
引用本文:吴强.美国学者眼中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J].绿叶,2014(10):71-77.
作者姓名:吴强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美国著名动物学家理查德·哈里斯的著作《消逝中的荒野——中国西部野生动物保护》展现了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和施政绩效向自然环境索取无度付出的高昂生态代价。哈里斯认为,受到儒家礼法观念影响,中国环境法文本呈现为非常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和道德化训诫,中国法庭并不擅于对相互冲突的权利进行裁定和平衡,法律所起的主要作用只是说明哪个政府部门有权去做这种裁定。这些"渴望实现"的法律只能给出一副目标高远而又不切实际的蓝图,地方官员或个人得到了实际监管权力,野生动物保护最终也沦落为他们的寻租工具和手段。较为合理的做法是具体地去限制和规定自然资源的使用,仅靠政令宣导难以产生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动能。

关 键 词:野生动物保护  中国环境法  生态代价  道德化  监管权力  理想主义色彩  动物学家  儒家化  经济发展  野生动物管理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