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及其补偿额度测算——基于省级耕地-经济协调性视角
引用本文:孙晶晶,赵凯,曹慧,牛影影.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及其补偿额度测算——基于省级耕地-经济协调性视角[J].自然资源学报,2018(6).
作者姓名:孙晶晶  赵凯  曹慧  牛影影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应用经济研究中心
摘    要: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从省级耕地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协调性出发,基于粮食安全及区域耕地生产力均衡视角确定了耕地盈余区、平衡区、赤字区,并利用机会成本法测算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以及补偿额度。结果表明:1)2007—2015年我国耕地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非协调性,需要进行区际间耕地保护利益协调;2)将全国划分为8个耕地盈余区、11个耕地平衡区及12个耕地赤字区;3)2015年全国平均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为2.90万元/hm2,其中,耕地赤字区最高,耕地盈余区次之,耕地平衡区最低;4)基于情景模拟法得出,不同区域的耕地盈亏量及耕地保护补偿额度存在较大差异。据此提出:实行差别化耕地保护政策;建立动态化的耕地保护制度,制定合理的区域差异化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尽快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利益协调机制,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目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