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指标的最优格网化方法——以淮河干流区暴雨洪涝灾害为例
引用本文:高超,张正涛,刘青,阮甜.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指标的最优格网化方法——以淮河干流区暴雨洪涝灾害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18(3).
作者姓名:高超  张正涛  刘青  阮甜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摘    要:选取淮河干流区基于社会经济数据的9种脆弱性指标,构建了暴雨洪涝灾害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体系,运用Arc GIS与Mat Lab软件实现面积权重法、面积占优法、中心点法和长度占优法对各脆弱性评估指标的格网化表达;利用熵值法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赋值并进行4种算法下的脆弱性评估。结果表明:(1)面积权重法是单指标格网化过程中的最优算法,格网化结果与源数据间的均方根误差最小。(2)4种算法得到的格网化结果均无面积损失,面积权重法对所得评估结果的极值有一定程度的削弱作用,所得脆弱性评估结果在空间分布上基本与实际灾损情况一致。(3)淮河干流区暴雨洪涝灾害承灾体脆弱性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中高值区域主要沿高值区的两侧向东西扩展,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东北两角。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