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神府煤田废弃堆积体新增水土流失研究
引用本文:李建明,王文龙,王贞,詹松,王正利,李仁.神府煤田废弃堆积体新增水土流失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4(2).
作者姓名:李建明  王文龙  王贞  詹松  王正利  李仁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吴起县水土保持工作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1127);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201201048,201201047,201001036);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KZCX2-XB3-13);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10502-T1)
摘    要:通过野外模拟降雨试验,对比分析了弃土弃渣体、煤矸石与原生地面的径流产沙规律。结果表明:(1)原生地面产流量随时间变化较小,煤矸石产流量随时间递增,弃土弃渣体产流量在产流开始后6 min内波动较大,随后趋于稳定。原生地面和弃土弃渣体的稳定产流量与雨强呈显著的线性关系;(2)原生地面及煤矸石的侵蚀发生于整个降雨过程,弃土弃渣废弃堆积体的侵蚀主要发生在产流初期。弃土体在产流开始后的0~6 min内侵蚀速率显著递增,6~15 min内缓慢递减,15 min后达到相对稳定。弃渣体的侵蚀速率分两个阶段:产流开始后0~6 min内,侵蚀速率较大,且随雨强变化波动明显,6 min后达到相对稳定;(3)原生地面、弃土体及沙少石多弃渣体的侵蚀总量与雨强、径流总量均分别呈线性函数、指数函数和线性函数关系;(4)与原生地面相比,煤矸石的侵蚀总量和径流总量分别减少了86.53%~98.41%和26.42%~71.39%,弃土弃渣体的新增侵蚀总量和新增径流总量为原生地面的2.25~631.59倍和-0.01~10.57倍。因此,矿区需要做好弃土弃渣堆积体的防护工作,以减缓其严重的水土流失。

关 键 词:神府煤田  不同下垫面  径流  产沙  新增水土流失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