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香港东部近海水质时空分布模式
引用本文:周丰,郝泽嘉,郭怀成.香港东部近海水质时空分布模式[J].环境科学学报,2007,27(9):1517-1524.
作者姓名:周丰  郝泽嘉  郭怀成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 国家留学基金研究生项目
摘    要:综合利用系统聚类分析、后退式判别分析和基于GIS平台的逆距离加权法开展了香港东部近海水质时空分布模式研究,案例为香港东部近海区域,数据为2000~2004年27个采样点4类15个水质指标.结果表明:①在时间尺度上,香港东部近海水质最佳分为1~5月和6~12月2组;在空间尺度上分为2组,分别对应于重度和轻度污染类型;②表征时间和空间差异性的显著性指标分别为Si、NH 4-N、SD、DO、温度和TN、NH 4-N、PO-4-P、VSS;③显著性指标的时空差异性比较明显,其中空间尺度上第1组采样点(MM1、TM2~TM4)的周边区域浓度显著高于第2组,同时,除了第1组周边区域之外,TN与PO-4-P的空间分布基本相反,而NH 4-N与VSS则比较相似;时间尺度上Si在6~12月的平均浓度明显高于1~5月,而NH 4-N和SD则相反,此外,DO和温度两者的差异性显著负相关.基于上述结果,建议优化监测频次/采样点,同时需要加强8个显著性指标的监测,并且需要加强香港东部海岸陆源污染控制:吐露港和香港与深圳交界处重点削减点源和农田径流污染,而牛尾海水质管制区和赤门峡北部需要加强浴场休闲区和鱼类与贝类养殖区的环境管制.此研究可为香港近海水质监测和功能区划提供科学基础.

关 键 词:近海水质  时空分布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逆距离加权法  香港
文章编号:0253-2468(2007)09-1517-08
收稿时间:9/5/2006 12:00:00 AM
修稿时间:2006-09-052007-05-11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marine water quality in Eastern Hong Kong
ZHOU Feng,HAO Zejia and GUO Huaicheng.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marine water quality in Eastern Hong Kong[J].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2007,27(9):1517-1524.
Authors:ZHOU Feng  HAO Zejia and GUO Huaicheng
Institution: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
Abstract:
Keywords:coastal water quality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A  PCA  IDW  Hong Kong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