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巨灾后幸存者心理恢复力初步探究——以1976年唐山地震为例
引用本文:陈静,杨旭光,王静爱.巨灾后幸存者心理恢复力初步探究——以1976年唐山地震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08,17(1):86-91.
作者姓名:陈静  杨旭光  王静爱
作者单位: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3.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计划)
摘    要:地震巨灾灾后幸存者如何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是灾后救助的重点。在唐山地震30周年之际,对地震幸存者进行了实地调查访问,结合个体的灾情背景与城市重建、生产生活恢复的过程,分析了地震巨灾幸存者灾后心理恢复力的影响因子。调查结果显示,灾害影响具备整体共性与个体差异性的特点。通过分析实地调查数据,亲人伤亡程度、个体损伤情况、住房恢复状况是对灾民心理恢复力影响较大的3个因子。以家人平安为对照组,对家人轻伤、重伤和死亡3个研究组进行了比较;以自身安全者为对照组,对受压埋者和逃出建筑物者两个研究组进行了比较;以灾后6个月内搬进简易房为对照组,对六个月内尚未搬进简易房的研究组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家庭破裂、亲人失散会造成心理恢复极大的障碍,社会需要关怀失去亲人的灾民,尤其是孤儿;灾民消极态度与自身受伤程度明显正相关,随着身体的康复,灾民心理也能较快恢复;从地震棚搬入简易房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着灾民的情绪稳定。对幸存者的灾后恢复研究有助于灾后救助和社会安定,为灾害管理提供依据。

关 键 词:幸存者  心理恢复力  唐山大地震  灾后救助  灾后恢复  幸存者  心理  恢复力  唐山地震  catastrophe  resilience  psychological  study  Tangshan  earthquake  灾害管理  安定  稳定  时间  康复  相关  消极态度  孤儿  社会  障碍
文章编号:1004-4574(2008)01-0086-06
修稿时间:2007年11月20

Preliminary study o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survivor after a catastrophe: a case study of 1976 Tangshan earthquake
CHEN Jing,YANG Xu-guang,WANG Jin-gai.Preliminary study o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survivor after a catastrophe: a case study of 1976 Tangshan earthquake[J].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2008,17(1):86-91.
Authors:CHEN Jing  YANG Xu-guang  WANG Jin-ga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