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天然黄铁矿吸附去除水中Sb(Ⅴ):性能与机制
引用本文:石松,吴乾元,李新正,黄满红.天然黄铁矿吸附去除水中Sb(Ⅴ):性能与机制[J].环境科学,2020,41(9):4124-4132.
作者姓名:石松  吴乾元  李新正  黄满红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纺织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上海201620,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广东省城市水循环与环境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深圳市微生物应用与风险控制重点实验室,深圳518055,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广东省城市水循环与环境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深圳市微生物应用与风险控制重点实验室,深圳518055,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纺织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上海20162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0408304);水污染控制与处理重大科学技术项目(2017ZX07205001);深圳市科学技术创新委员会项目(JCYJ20160125095838752)
摘    要:比较了3种铁矿石(黄铁矿、赤铁矿和磁铁矿)对于五价锑Sb(Ⅴ)]的吸附效果,选用效果最好的黄铁矿作为Sb(Ⅴ)的吸附剂,考察了黄铁矿粒径、投加量和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b(Ⅴ)初始浓度在90~100μg·L~(-1)时,黄铁矿粒径200M(过200目筛,0.074 mm)、投加量1 g·L~(-1)和pH=7时吸附效果最好,对Sb(Ⅴ)的去除率在80%以上;离子竞争实验结果表明,PO_4~(3-)对吸附Sb(Ⅴ)有抑制作用,而SO_4~(2-)和CO_3~(2-)对吸附Sb(Ⅴ)无明显不利影响,这可能是因为PO_4~(3-)会与Sb(Ⅴ)竞争黄铁矿表面的活性配位吸附点;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吸附过程,表明吸附过程是单层吸附行为,主要作用是化学吸附;红外分析表明黄铁矿对Sb(Ⅴ)的去除过程是配位离子交换反应; EDS与XPS数据证实锑被吸附到黄铁矿表面,并且没有被还原成毒性更高的三价锑Sb(Ⅲ)].

关 键 词:黄铁矿  Sb(Ⅴ)  含氧阴离子  动力学  配位交换
收稿时间:2020/1/12 0:00:00
修稿时间:2020/3/20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