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地面监测数据的2013~2015年长三角地区PM2.5时空特征
作者姓名:戴昭鑫  张云芝  胡云锋  董昱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3.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项目[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高分国家主体功能区遥感监测评价应用示范系统(一期)(00-Y30B14-9001-14/16)[The Monitor and Evaluation Application System of the National Principal Function Region Based on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a)(00-Y30B14-9001-14/16)]
摘    要: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灰霾天气持续增多,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基于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长三角地区及周边缓冲区内共214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PM2.5逐时监测数据,运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从年、季、月尺度上分析了PM2.5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2 a来,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空间分布明显呈现整体北部高南部低,局部地区略有突出的分布特征;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年均值为57.08μg/m3;其中,江苏省PM2.5的年均值为三省市最高,为65.84μg/m3;其次为上海市,年均值为53.87μg/m3;浙江省PM2.5的年均值较小,为51.53μg/m3。(2)从季节尺度分析,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变化表现出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变化趋势;这与区域内冬季风向来源、降水稀少、气象扩散条件差有着密切的关系; (3)长三角地区月浓度变化大致呈U形分布; 12月份PM2.5浓度最高; 3月份以后, PM2.5浓度开始呈逐步下降趋势;在5~9月份,区域PM2.5处于"U"字的谷底,其中6月份夏收时期秸秆焚烧、气象等因素导致PM2.5浓度有略微升高;进入10月份后迅速攀升,且11、12月份呈现持续升高态势。

关 键 词:PM2.5浓度  地面监测  空间分布  时间动态变化  长三角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