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水源水库藻类功能群落演替特征及水质评价
作者姓名:李衍庆  黄廷林  张海涵  温成成  杨尚业  林子深  高欣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55,李家河水库管理有限公司, 西安 7100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9217);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ZDXM-SF-020);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ZDLSF06-01,2019ZDLSF06-02)
摘    要:为了解水源水库的藻类功能群落时空演替特征及水质变化,以李家河水库为例, 2018年9月~2019年6月对藻类及水质因子开展连续监测,采用功能类群划分方法对水库藻类进行了识别与分类,探讨了藻类功能群落与水质间关系,并结合WQI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共获得藻类56种,隶属于4门28属,可划分为15个功能群类,其中优势藻类功能群落分别为B、 D、 G、 J、 L0、Mp、 P、 W1和X1;李家河水库藻类结构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混合期藻密度明显低于分层期,其中混合期的主要功能藻种为小球藻和小环藻,分层期的主要功能藻种为舟形藻和针杆藻.冗余分析(RDA)表明,水温、混合层深度和RWCS指数是驱动藻类演替的主要因子;WQI分析结果显示李家河水体水质为"良好",混合期水质略好于分层期.本研究指出扬水曝气系统可改变藻类功能群落的演替特征,有效改善水源水库水质,保障了饮水供水安全.

关 键 词:李家河水库  藻类功能群落  演替特征  RDA分析  WQI水质评价
收稿时间:2019-10-21
修稿时间:2019-12-03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