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河北昌黎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青岛文昌鱼资源现状
引用本文:郭兴然,刘宪斌,张青田,赵兴贵.河北昌黎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青岛文昌鱼资源现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8).
作者姓名:郭兴然  刘宪斌  张青田  赵兴贵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天津市海洋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工程中心
摘    要:于2017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对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春夏两季分别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56和50种,种类组成皆以环节动物为主;大型底栖动物平均栖息密度为87.11 m~(-2),平均生物量为11.13 g·m~(-2);青岛文昌鱼平均栖息密度为31.36 m~(-2),平均生物量为1.44 g·m~(-2),体长为0.50~4.45 cm,Ⅱ、Ⅲ龄青岛文昌鱼占优势地位,体重为0.3~109.4 mg,优势体重组为20~40和0~20 mg,昌黎海域青岛文昌鱼个体偏小,与历史资料对比发现,青岛文昌鱼资源量正在逐年减少。春夏两季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相似,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显示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境一般;采用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和多维排列尺度(MD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春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春季可分为5个群组,夏季可分为2个群组,群组组成差异较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