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加拿大苏必利尔区太古宙煌斑岩脉的成因:微量元素和Nd-Sr同位素证据
引用本文:R.A.Stern,G.N.Hanson,黄智龙.加拿大苏必利尔区太古宙煌斑岩脉的成因:微量元素和Nd-Sr同位素证据[J].地球与环境,1994(2).
作者姓名:R.A.Stern  G.N.Hanson  黄智龙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新技术研究所
摘    要:出露于加拿大苏必利尔罗灵河杂岩体中的合角闪石斑晶和单斜辉石斑晶的煌斑岩,具有磁性、含霞石标准矿物的玄武岩质成分(SIO2<50wt%),成分变化从原始岩浆到分异岩浆[Mg/(Mg+∑Fe)。0.66~0.40;Ni=200~35PPm],岩石富含LREE(Ce/Yb)n=16~26,Cen=60~300;n=球粒陨石标准化],Sr(870~1800ppm)、P2o5(0.4~1.3wt%)和Ba(150~90OPPm)。煌斑岩结晶分异产生了辉长岩和单斜辉石岩堆积岩体。煌斑岩和辉长岩一辉石岩的全岩Sm-Nd等时钱给出的结晶年龄为2667土51Ma(I=0.50929z0.00O04:end=+2.3+0.7)。全岩的Sr同位素数据分散,但其中有一个初始87sr/86sr比值(。0.7012)与全球的相似。煌斑岩富含LREE和Sr的原因并非是地壳混染或与同期二长闪长质岩浆的混合,而是幔源部分熔融的结果,幔源在熔融之前不久就已富集了上述元素和其它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煌斑岩与太古宙“方辉安山岩”岩套中幔源的高Mg、富LILE的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为同期产物。两套岩石LREE曲线的“上凸(concave-downward)”表明,它们的源区与亏损地幔相同,但母岩二长闪长岩具较高的LREE丰度、较高的Ba/La比值和较低的εNd值(+1.3±0.3)表明,其源区为相对较富集的地幔。煌斑岩和高Mg二长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