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Condie模式的提出及其对Taylor模式的挑战:上地壳成分与演化──地表采样与页岩示踪结果的对比
引用本文:赵太平,陈衍景.Condie模式的提出及其对Taylor模式的挑战:上地壳成分与演化──地表采样与页岩示踪结果的对比[J].地球与环境,1996(3).
作者姓名:赵太平  陈衍景
作者单位:河南地质科研所!郑州,450053(赵太平),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100871(陈衍景)
摘    要:各时期初生上地壳平均化学成分是根据化学分析、地质图、地层剖面和同位素年龄估算的。太古宙上地壳的深成若/表壳若比值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5Ga前的一种不同模式的地壳形成作用。后太古宙绿岩序列的长英质火山岩和杂砂岩增加,太古宙一元古宙(Ar/Pt)界线处科马提岩的含量几乎降到零,而显生宙的安山岩含量增加。与古太古代相比,新太古代及后太古宙的上地壳亏损Mg、Cr、Ni及Co,且后太古宙上地壳富集LILE(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U)、HFSE(高场强元素,Ti、P、Zr、Hf、Nb、Ta、Y)及HREE。不同时代的上地壳均具负Eu异常.只是太古宙上地壳较弱。克拉通页岩表现出象上地壳一样的成分变化,但有如下重要例外:在Ar/Pt界线,只有页岩显示Fe、V、Sc减少和Na、Ca、Sr增加,也只有上地壳才显示HRME和Y的显著增加。太古宙上地壳和页岩都具负Eu异常.但它们没有后太古宙上地壳的负Eu异常强烈;而页岩的资料还略微显示出太古宙以后形成的上地壳之Eu异常逐渐增加。在Ar/Pt界线,上地壳和页岩的Cr/Th、Ni/Co、Co/Th比值都减小;Th/U比值只在页岩中增加,在上地壳却没有增加。太古宙页岩缺乏HREE亏损,Fe、V、Sc含量高,表明这些页岩的物源区与现今出露的太古宙上地壳并不相似。现已剥

关 键 词:上地壳  页岩  化学成分  地圈模式  复原模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