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通风网络理论及试验的采空区自燃“三带”分析
引用本文:唐明云,张国枢,戴广龙,秦汝祥.基于通风网络理论及试验的采空区自燃“三带”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11(5).
作者姓名:唐明云  张国枢  戴广龙  秦汝祥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淮南232001;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淮南232001;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淮南232001;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淮南232001
摘    要:基于通风网络理论模型演化得到采空区走向及倾向的漏风阻力系数分布,综合考虑了采面的回采速度、顶板岩性以及采空区倾向上顶板的沉降量不同等因素影响.采用专业的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对桃园矿1033工作面及其采空区进行了流场数值模拟,得到了工作面的漏风量分布及采空区漏风流场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工作面向采空区漏风区域主要发生在倾回上靠进风侧0~10m范围,并有部分漏风量在工作面倾面从中间点前流回至工作面,采空区内的流场等值线并不完全呈对称分布. 采用工作面埋管取气分析采空区内氧气体保分数,得到了采空区内氧气体积分数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沿着采空区走向,氧气体积分散逐渐下降;在采空区倾向上,回风卷氧气体积分数下降最快,进风巷氧气体积分数下降最慢.综合考虑采空区内的滤流速度和氧气体积分数分布,得到了采空区自燃“三 带”范围.在采空区回风巷,氧化带距离工作而范围为11~ 38 m;在采空区进风巷,距离工作面范围为23 ~ 76 m;在中部,距离工作面范围为12~66m.最后,计算得到工作面安全回采速度为2.2m/d.

关 键 词:煤矿安全  通风网络理论  流场  氧气浓度  自燃  “三带”划分

Analysis of the thre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zones in goaf based on the network ventilationtheory and the field scrutiny
TANG Ming-yun,ZHANG Guo-shu,DAI Guang-long,QIN Ru-xiang.Analysis of the thre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zones in goaf based on the network ventilationtheory and the field scrutiny[J].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2011,11(5).
Authors:TANG Ming-yun  ZHANG Guo-shu  DAI Guang-long  QIN Ru-xi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