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天文因素与中国大陆大震趋势研究
引用本文:胡辉,韩延本.天文因素与中国大陆大震趋势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5):90-94.
作者姓名:胡辉  韩延本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云南,昆明,650011
2.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100012
摘    要:全面分析了20世纪发生于中国大陆的7.0级以上大地震与天文因素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中国大陆71%的大地震发生于月亮轨道(白道)与赤道交角变小的阶段,这说明月亮轨道运行至这一位置时将会是中国地震的活跃期.太阳活动及地球自转亦均与中国大地震的发生密切相关,太阳活动的谷年普遍都有大地震发生;地球自转速度加快时大地震多,20世纪地球自转速度加快时段发生的大地震占72%.经互相关分析发现,中国大陆大震活动滞后于太阳黑子相对数峰年约6年,滞后于地球自转最快年约12年.文中最后根据目前月亮白赤交角的变化,以及太阳活动与地球自转预测中国大陆下一个大地震活动幕可能开始于2006年,并有可能延续至2015年.在此期间内,中国大陆将会有多个M≥7.0的地震发生.

关 键 词:地震  月亮运动  太阳活动  地球自转
文章编号:1004-4574(2005)05-0090-05
修稿时间:2005年8月9日

Research on astronomical factors and tendency of major earthquakes in mainland of China
HU Hui,HAN Yan-ben.Research on astronomical factors and tendency of major earthquakes in mainland of China[J].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2005,14(5):90-94.
Authors:HU Hui  HAN Yan-ben
Abstract:
Keywords:earthquake  motion of moon's path  solar activity  earth rota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