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喀斯特洞穴通风效应特征变化及其对洞内空气环境的影响研究——以贵州绥阳麻黄洞为例
引用本文:石亮星,周忠发,范宝祥,汤云涛,闫利会,安丹,朱粲粲.喀斯特洞穴通风效应特征变化及其对洞内空气环境的影响研究——以贵州绥阳麻黄洞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1,30(7):1704-1713.
作者姓名:石亮星  周忠发  范宝祥  汤云涛  闫利会  安丹  朱粲粲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贵州贵阳550001
摘    要:为探究喀斯特洞穴内部空气变化特征,揭示喀斯特洞穴通风效应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变化模式,于2016年1月~2019年6月间两个监测周期对贵州绥阳麻黄洞洞内外温度、湿度、C02浓度以及气压进行为期32个月的数据采集,并基于相关模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麻黄洞存在3种通风模式:限制性通风模式、积极性通风模式和过渡阶段.其中夏季主要为限制性通风模式,洞内外气流交换较弱;冬季主要为积极性通风模式,洞内外气流交换运动明显,春季和秋季处于过渡阶段,两种模式交替存在.(2)洞道结构影响通风模式,同样,通风效应影响洞穴空气环境变化.根据洞道结构和通风效应对洞穴空气环境的影响可以将麻黄洞洞道分为3个部分:空气环境变化较大的1#~5#监测点、空气环境变化逐渐减小的6#~9#监测点以及空气环境稳定的10#~15#监测点.(3)受特殊的洞道结构影响,洞道中6#~9#存在"狭管效应"引起的"峡谷风",使得春秋两季洞道中部存在明显气流.基于模型分析洞穴通风效应及其对洞穴空气环境影响,研究喀斯特洞穴通风模式及其变化特征,对洞穴沉积物形成及气候变化及碳循环模式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喀斯特洞穴  空气环境  通风效应  时空变化

Characteristics of Ventilation Effect in Karst Caves and Its Influence on Cave Air Environment:A Case Study of Mahuang Cave of Suiyang,Guizhou Province
SHI Liang-xing,ZHOU Zhong-fa,FAN Bao-xiang,TANG Yun-tao,YAN Li-hui,AN Dan,ZHU Can-can.Characteristics of Ventilation Effect in Karst Caves and Its Influence on Cave Air Environment:A Case Study of Mahuang Cave of Suiyang,Guizhou Province[J].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a Basin,2021,30(7):1704-1713.
Authors:SHI Liang-xing  ZHOU Zhong-fa  FAN Bao-xiang  TANG Yun-tao  YAN Li-hui  AN Dan  ZHU Can-c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