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劳弧后盆地中的水热活动和金属成矿作用
摘    要:1989年在劳弧后盆地中,Nautile号潜水艇发现了现代洋底最活动的水热型热田之一(图1)。该水热型热田中分布有高温的白烟囱和黑烟囱,并且象我们在这里所报道的那样,其特征与正常洋中脊所发现的那些水热型热田大不相同。主要的差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热流体的酸度(pH低至2)、化学成分和温度(高达400℃)、矿床的矿石成分以及火山的和构造的环境。该水热流体还含有很高浓度的微量元素,在伴生的矿床中有原生金产出。我们的资料显示,劳弧后盆地中的这些弧后矿床,是介于典型的洋中脊矿化与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之间的过渡类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