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PDM改性伊利石混凝除藻效果及机理研究
引用本文:刘馥文,蔡若宇,温慧凯,胡晋博,严群.PDM改性伊利石混凝除藻效果及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42(11):85-90.
作者姓名:刘馥文  蔡若宇  温慧凯  胡晋博  严群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理工大学赣江流域水质安全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 赣州 341000;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摘    要:针对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暴发影响水质安全问题,该文以水华微囊藻为研究对象,对比了单独使用伊利石、PDM(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及PDM改性伊利石对蓝藻的去除效果,探究了伊利石粒径和pH值对改性伊利石絮凝除藻效果的影响,并对藻絮体粒径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发现PDM改性伊利石粒径80目、投加量25 mg/L、复合比1∶15时,浊度、藻密度、Chl-a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96%、96.84%、98.27%,均优于单独使用伊利石和PDM絮凝除藻时的去除率,且所得絮体大而密实,抗扰动能力更强。通过表面形貌和表面官能团分析得到,PDM的架桥与伊利石的网捕作用将絮体粘结在一起,得到以伊利石为凝结核心的藻絮体,絮体粒径增大,水扰稳定性增强。Zeta电位研究结果表明,水体pH8条件下,PDM改变伊利石的Zeta电位为正,与带负电荷的藻细胞电性中和,使藻细胞脱稳而相互碰撞,聚集沉降。PDM改性伊利石混凝除藻主要机理为电性中和、架桥和网捕作用。

关 键 词:PDM  伊利石  混凝  机理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