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多环芳烃(PAHs)污染对滨海湿地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影响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廖丹,黄华斌,庄峙厦,洪有为.多环芳烃(PAHs)污染对滨海湿地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影响北大核心CSCD[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8(4):894-900.
作者姓名:廖丹  黄华斌  庄峙厦  洪有为
作者单位:1.厦门华厦学院检验科学与技术系361024;2.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3610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6064);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科技项目(JAT170817);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1607);2017年厦门市留学人员科研专项资助~~
摘    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正遭受着人为活动或自然因素的威胁,为探究多环芳烃(PAHs)污染对滨海湿地入侵植物互花米草根际、根内微生物的影响及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PAHs的潜力,设置含有不同浓度菲和芘的沉积物处理,通过盆栽实验对互花米草幼苗进行暴露.结果显示,培养70 d后,菲和芘的去除率分别为13%-36%和11%-30%;菲处理的互花米草根际沉积物中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P〈0.05),非根际沉积物多酚氧化酶活性则降低10%.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显示,菲处理显著降低了根际沉积物微生物量(P〈0.05),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下降了24%;而芘处理对脱氢酶、多酚氧化酶以及总微生物量的影响相对较小.100 mg/kg菲处理使得根际与根内革兰氏阴性菌PAHs-环羟基双加氧酶基因(PAH-RHDα-GN)丰度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00倍和3倍;而100 mg/kg芘处理使得根际与非根际沉积物中PAH-RHDα-GP丰度显著升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对PAHs污染存在明显的响应,其根内细菌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PAHs污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多环芳烃  互花米草  根内细菌  PAHs-环羟基双加氧酶  荧光定量PCR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