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典型工农业交错区土壤重金属含量随时间变化特征 |
| |
引用本文: | 王成, 李文青, 陈森, 李婧, 陈红燕, 周艳文, 高小杰, 夏学齐. 长江下游典型工农业交错区土壤重金属含量随时间变化特征[J]. 环境化学, 2015, 34(10): 1816-1822. doi: 10.7524/j.issn.0254-6108.2015.10.2014081101 |
| |
作者姓名: | 王成 李文青 陈森 李婧 陈红燕 周艳文 高小杰 夏学齐 |
| |
作者单位: |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 210044;;; 2. 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南京, 210013;;; 3.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南京, 210098;;; 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100083 |
| |
基金项目: | 南京环保科技项目(20130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才启动基金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经费(2013CSG-K04)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201111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3081)资助. |
| |
摘 要: | 以长江下游八卦洲工农业交错区为研究区, 研究了表层土壤2014年相对于2003年重金属等元素含量变化特征、富集机制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2014年研究区土壤Cd、Zn、Cu、Cr平均含量较2003年发生显著的增加, 其增加率分别为32%、15%、14%和11%;Hg平均含量发生了显著的下降, 下降率是20%;As、Pb和Ni含量未随时间呈现出显著变化.土壤Cu、Zn、Ni、Cr、Cd和As在大多采样点表现为含量的增加;Hg在大多数采样点表现为含量降低.分析表明, 重金属富集范围和程度的变化主要受研究区周围工业分布以及调整的影响, 大气沉降是土壤Cd、Cu、Zn、Cr、Ni等重金属富集加强最主要的贡献因子, 而土壤Hg含量的降低主要与Hg的地球化学行为特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有关.土壤重金属富集不仅与外源物质输入有关, 元素本身的地球化学性质和行为导向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
关 键 词: | 重金属 富集 污染源 含量变化 |
收稿时间: | 2014-08-11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化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化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