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黄石自然保护地集群空间结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引用本文:李鹏,王丹宁,李晨阳,吴宁远,Alan Watson,赵敏.大黄石自然保护地集群空间结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2023(4):1058-1074.
作者姓名:李鹏  王丹宁  李晨阳  吴宁远  Alan Watson  赵敏
作者单位:1.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2.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国家公园规划研究中心;3. 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4. 美国农业部林务局落基山研究院奥尔多·利奥波特荒野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61057,4176111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1302405);
摘    要:科学的空间关系和合理的空间结构是保护地治理的基础,美国大黄石生态系统(简称“大黄石”)是多种单元协调共生的保护地集群典范。经过150多年4个时期的建设,大黄石保护地单元空间关系中的边界重叠问题逐步解决,外部相依和内部嵌套相继建立,在更大范围形成土地利用共生圈层和景观尺度的空间相依关系;保护地集群形成了以国家公园为核心、国家森林为主体、其他类型保护地填补空缺的空间结构;“基础—路径—目标”框架可以解释该结构的形成原因,土地权属、政府治理及资源保护利用是保护地集群形成的物质基础、发展路径及建设目标。对中国的启示:空间管控要关注保护地单元的空间关系和保护地集群的空间结构;政府治理要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式相结合。

关 键 词:自然保护地集群  空间关系  空间结构  圈层共生模式  大黄石生态系统(大黄石)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