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以大熊猫为代表的多物种廊道有效性评估——以拖乌山大熊猫廊道为例
摘    要:大熊猫作为旗舰种和伞护种,以其为代表开展保护活动能在保护大熊猫的同时保护其同域物种.与大熊猫一样,大熊猫同域物种也面临着栖息地破碎化而导致的隔离问题,因而需要建立廊道连通被隔离的种群.目前全国已经规划了多条大熊猫廊道,为评估大熊猫廊道能否缓解其他同域物种栖息地破碎化问题,探索以大熊猫为代表的多物种廊道规划方法,以已经规划的拖乌山大熊猫廊道为例,分析4种同域物种(豹猫、中华鬣羚、毛冠鹿和小熊猫)的廊道需求与大熊猫廊道的关系,探讨多物种廊道的规划方案.结果表明,研究区域4种同域物种的栖息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破碎化,而108国道和G5高速是造成栖息地破碎化的最大隔离因子.共识别出32条廊道需求,其中豹猫2条、中华鬣羚9条、毛冠鹿10条、小熊猫11条,而大熊猫廊道仅与中华鬣羚的1条廊道重叠,各同域物种之间廊道的重叠范围也较小.可见,以大熊猫廊道为基础规划的多物种廊道只能满足少数物种的部分廊道需求;因此在实际保护工作中,不能简单地以大熊猫廊道代替其他物种的廊道.(图3表1参2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