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天山北麓地区博乐黄土磁化率、粒度特征与古气候意义
引用本文:孙焕宇,宋友桂,李?越,陈秀玲,OROZBAEV Rustam.天山北麓地区博乐黄土磁化率、粒度特征与古气候意义[J].地球环境学报,2018,9(2):123-136.
作者姓名:孙焕宇  宋友桂  李?越  陈秀玲  OROZBAEV Rustam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Institute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162);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132B61KYS20160002);中国科学院俄乌白项目
摘    要:受西风控制的天山地区黄土广泛分布,是中亚重要的黄土分布区之一。这些陆相风成沉积物为研究中亚干旱区气候环境变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载体。本文选取天山北麓博乐地区一个厚为12.7 m的黄土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磁化率、粒度指标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古气候意义。结果表明:(1)博乐黄土粒度组成以粉砂为主,是典型的风成沉积物,成壤作用很弱;(2)博乐黄土磁化率变化主要受控于风力强度;(3)剖面粒度的环境敏感粒级为31.7μm、31.7—282.5μm,分别可能代表风暴过后的浮尘堆积和风暴过程中风力近距离搬运的沉积物组分;(4)博乐黄土MIS(海洋氧同位素)3阶段记录了多次千年尺度气候事件,能与北大西洋Heinrich事件和D-O事件对应,表明中纬度西风环流在传递北大西洋信号到东亚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关 键 词:黄土  磁化率  粒度  敏感组分  气候事件  天山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grain size records of Bole loess section in the northern piedmont of Tianshan Mountain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paleoclimatic changes
Authors:SUN Huanyu  SONG Yougui  LI Yue  CHEN Xiuling  OROZBAEV Rustam
Abstract:
Keywords:loess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grain size  sensitive components  climate events  Tianshan Mountain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环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环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