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GIS的鄱阳湖流域非点源吸附态污染物时空变化研究
作者姓名:刘海  林苗  殷杰  武靖  陈晓玲
作者单位:(1.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2.区域开发与环境响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62;3.武汉大学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9;; 4.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330022)
基金项目:江西省重大生态安全问题监控协同创新中心专项项目(JXS-EW-08)(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Major Ecological Security Issues of Jiangxi Province and Monitoring Implementation (JXS-EW-08)),2015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512026)(Special Fund by Surveying & Mapping and Geoinformation Research in the Public Interest(201512026)),湖北省青年科技晨光计划
摘    要: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其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基于GIS技术,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3个时期多源数据,首先运用土壤流失方程估算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量,计算土壤侵蚀模数,然后根据泥沙输移比估算水体的泥沙负荷,最后采用颗粒态氮磷营养盐迁移经验模型定量研究鄱阳湖流域非点源吸附态污染物N、P负荷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四周高、中间低的特点,相对较高的区域位于流域中、上游,这主要由于该区域多为山地陡坡;相对略低的区域位于流域的下游地区,这主要因为该区域平原和丘陵交错分布,土壤侵蚀强度较低。时间变化上,全流域单位面积N、P吸附态污染物负荷大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同时减少的幅度较增加的幅度大。

关 键 词:GIS  鄱阳湖流域  吸附态污染物  时空变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