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李氏禾湿地系统净化Cr(Ⅵ)污染水体的机理研究
引用本文:伍清新,刘杰,游少鸿,周凯宁.李氏禾湿地系统净化Cr(Ⅵ)污染水体的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4,34(9):2306-2312.
作者姓名:伍清新  刘杰  游少鸿  周凯宁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 桂林 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 桂林 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 桂林 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273142);“八桂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广西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人才小高地项目
摘    要:利用湿生铬超富集植物李氏禾构建了三段式波形潜流式人工湿地,并以相同设计的无植物湿地系统作为对照,比较研究了李氏禾湿地系统对Cr(Ⅵ)的净化效果.同时,综合运用电子顺磁共振(EPR)、X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并结合有机质含量、pH、Eh和Cr质量平衡分析,探讨了李氏禾湿地系统对Cr(Ⅵ)的去除机理.结果显示,李氏禾湿地系统对Cr(Ⅵ)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对照湿地,且李氏禾湿地基质中的有机质含量是对照湿地的3倍.这表明李氏禾增加了湿地基质中的有机质含量,从而提高了湿地系统对Cr(Ⅵ)的净化能力.李氏禾组织中的Cr主要以Cr(Ⅲ)形式存在,其中,茎部和叶部未检测到Cr(Ⅵ),而仅有1.95%的Cr以Cr(Ⅵ)形式存在于根部中.EPR分析结果显示,李氏禾叶部中的Cr(Ⅲ)以有机酸结合态的形式存在,根部中的Cr(Ⅲ)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存在,这表明李氏禾能有效地将Cr(Ⅵ)还原成Cr(Ⅲ).基质表面吸附的Cr大部分为Cr(Ⅲ),而Cr(Ⅵ)仅占4.99%.XPS分析进一步证明,基质表面同时吸附了Cr(Ⅲ)和Cr(Ⅵ),但主要以Cr(Ⅲ)为主,且Cr(Ⅲ)可能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存在.由此判断,进入湿地的Cr(Ⅵ)在基质中被还原成Cr(Ⅲ).FTIR分析结果显示,基质表面的羟基、氨基、羧基、CO、C—O、C—H等基团与Cr的吸附有关,这表明湿地基质中的有机质作为电子供体参与了Cr(Ⅵ)的还原.李氏禾湿地系统能将水体中可溶性的Cr(Ⅵ)有效地还原成难溶的Cr(Ⅲ)化合物,并将其转化成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惰性部分.

关 键 词:李氏禾  人工湿地  六价铬  还原  有机质
收稿时间:2013/11/13 0:00:00
修稿时间:1/3/2014 12:00:00 AM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