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全域环境空间管控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引用本文:陈妤凡,周侃,徐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全域环境空间管控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21,41(10):3882-3892.
作者姓名:陈妤凡  周侃  徐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No.XDA2302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971164)
摘    要:立足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强化全域环境空间管控,推动各类环境要素管控分区降尺度与融合化,实现环境污染源头管控与精准落地,是系统应对当前高强度、复合型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构建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全覆盖、多层级环境功能分区管控体系,在单要素人为污染物排放量和综合排放强度评价基础上,提出环境功能分区的管控等级集成评价模型,探索分区管理和分级施策的全域环境空间管控途径,并以高度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苏州市为案例开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三区三线"与现行环境要素管控分区的空间耦合性,建立由8个一级分区和21个二级分区构成的环境功能分区管控体系;②按照"三区三线"管控属性和综合排放强度,可进一步将环境功能分区的管控等级由高至低划分为Ⅴ、Ⅳ、Ⅲ、Ⅱ、Ⅰ及○级;③苏州市人为污染物排放量总体偏大,城镇空间内的工矿业生产空间及城乡居住空间、农业空间内的生产养殖空间的综合排放强度较高,主要分布于姑苏、虎丘等中心城区及昆山、常熟等工业集聚区;④苏州市Ⅴ级和Ⅳ级管控区以工矿业生产空间、城乡居住空间和特殊生产空间为主,Ⅲ级管控区以混合空间为主,Ⅱ级以农业种植空间和生产养殖空间为主,Ⅰ级和○级管控区主要包括一般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案例应用表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全域环境空间管控可操作性强,可实现环境规制精准落实到污染源空间;建议以环境功能分区分级管控体系为基础,将环境空间管控全面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综合施策的环境协同管理机制.

关 键 词:污染源空间  环境功能分区  分级管控  国土空间规划  苏州市
收稿时间:2021/7/6 0:00:00
修稿时间:2021/9/16 0:00:00

The environmental spati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under the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A case study of Suzhou City
CHEN Yufan,ZHOU Kan,XU Yong.The environmental spati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under the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A case study of Suzhou City[J].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2021,41(10):3882-3892.
Authors:CHEN Yufan  ZHOU Kan  XU Yong
Institution: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 CAS, Beijing 100101;2.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Abstract:
Keywords:pollution source space  environmental function zoning  hierarchical control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Suzhou city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