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藏高原东部高寒杜鹃灌丛群落生物量分配及其与气候因素的关系
引用本文:刘秋蓉,李丽,胡君,刘美,周国英,阳小成,张林,巩合德,刘庆.青藏高原东部高寒杜鹃灌丛群落生物量分配及其与气候因素的关系[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5):1120-1128.
作者姓名:刘秋蓉  李丽  胡君  刘美  周国英  阳小成  张林  巩合德  刘庆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 中国科学院大学;3.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4. 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5.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6.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
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5FY110300);
摘    要:生物量在地上与地下的分配是植物生长策略的反映,对于研究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布设了83个样点,包括15种高寒杜鹃群落,采用收获法对灌木层和草本层2个不同层片地上和地下生物量进行测定,并分析温度和降雨量等气候因素对灌丛群落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及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地区高寒杜鹃灌丛灌木层平均生物量为21.16 t/hm2,地上、地下分别为14.90、6.26 t/hm2,草本层平均生物量为9.79 t/hm2,地上、地下分别为2.40、7.39 t/hm2;灌木层、草本层根冠比分别为0.6、7.89,表明该地区内灌木层植物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地上部分的光合器官,草本层植物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地下吸收养分和水分的根系.(2)比较5种主要高寒杜鹃灌丛后发现,不同灌丛间灌木层地上、地下生物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地上生物量大小依次是腺房杜鹃灌丛>腋花杜鹃灌丛>头花杜鹃+千里香杜鹃灌丛>草原杜鹃灌丛>雪层杜鹃灌丛,地下生物量大小依次是腋花杜鹃灌丛>...

关 键 词:高寒灌丛  杜鹃  生物量分配  气候因素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