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相容理论视角下生态公益林补偿对农户的增收效应——以福建三明为例 |
| |
作者姓名: | 李军龙 邓祥征 张帆 蔡创能 |
| |
作者单位: | 1.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三明 3650042.福建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低碳经济研究中心,三明 365004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4.汕头大学商学院,汕头 51506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项目)(16XJY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546) |
| |
摘 要: | 基于福建三明499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测算了生态公益林现金直接补偿和岗位性补偿对农户的增收效应,结果表明:现金直接补偿和岗位性补偿对生态保护和农户增收都是正效应。现金直接补偿对农户增收效应不显著,而岗位性补偿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和家庭人均收入的净效应分别达55.4%和57%。进一步研究发现,两种补偿方式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增收效应也不尽相同,其中现金直接补偿不利于贫困户增收,而岗位性补偿对不同收入的农户都具有正向显著增收效应。此外,从生态公益林的根本使命出发,可以发现现金直接补偿和岗位性补偿对生态保护的净效应也存在较大差异。故此,科学规划生态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是实现生态保护和农户增收双重效应的根源所在。
|
关 键 词: | 生态公益林 补偿 激励相容 增收效应 生态效应 |
收稿时间: | 2019-12-31 |
修稿时间: | 2020-04-23 |
|
|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