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两种基因型茶树新梢形态及叶片超微结构差异对其吸收累积稀土镧的影响
摘    要:不同基因型茶树品种对稀土的积累有显著性差异,但产生差异的生理机制仍不清楚.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法,对比研究稀土高/低积累基因型茶树品种铁观音和水仙在不同浓度稀土镧溶液(0.08、0.4和1.2 mmol/L)处理下的镧吸收量、生长发育以及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反应.结果显示,随着镧浓度的升高,不同叶位镧吸收量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规律,1.2 mmol/L镧浓度下,水仙品种不同叶位叶片镧积累量是铁观音的0.3-1.7倍.低浓度稀土镧处理下,两个品种茶树生长旺盛,新梢多为正常成熟新梢;高浓度处理下植株矮小,叶色黄绿,失去光泽,新梢生长和发育迟缓.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低浓度稀土镧处理下细胞变化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大,高浓度处理下叶片细胞褶皱明显,气孔周围蜡质增多.两个品种相比,铁观音较水仙蜡质覆盖量少,气孔密度大,受害程度较小,铁观音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高浓度稀土镧处理下两个茶树品种叶片细胞器受损,细胞质组分流失,水仙较铁观音受害程度严重.本研究表明水仙品种更容易受到稀土镧的毒害作用,铁观音表现出较强的耐性;不同茶树品种对稀土的生理反应差异结果可为茶树稀土低积累品种的筛选提供研究基础.(图7表1参2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