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多元统计的淮河中上游农业区地下水水质控制因素分析
引用本文:张东,李成杰,刘运涛,樊宇红.基于多元统计的淮河中上游农业区地下水水质控制因素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11(6).
作者姓名:张东  李成杰  刘运涛  樊宇红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2.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3. 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工程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4.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矿山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项目
摘    要:以项城市地下水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Q型层次聚类分析方法,辨别地下水化学变化不同来源,以判断地下水化学组成的主要控制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02个地下水化学组成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3.10%.主成分1显示,TDS、总硬度、Cl-、Cd和Pb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地下水水质可能受到来方于工业废水的影响:主成分2显示,F-、I-和pH值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地下水水质受到水-岩作用的影响:生成分3显示,K+和P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与Cr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地下水受化学肥料的影响:主成分4显示,COD、氨氰和Cu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地下承受到生活污水的影响;主成分5显示,NO3-和NO2-具有正相关性,表明地下水受化学肥料的影响,者与Mn具有负相关性,表明地下水存在部分还原环境.Q型层次聚类分析将项城市102个地下水水样分为4组:1)受工业废水入渗潜在影响的地下水,其TDS、总硬度、NO3-、Cl-、Pb、Cr、Cd和Ba质量浓度较高,pH值较低,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中部和东南部,占研究区比例为28 4%;2)受生活污水入渗和农业面源污染潜在影响的地下水,其K+、Cu、P、COD、NH4+和NO2-质量浓度较高,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北部和中南部,占研究区比例为17.6%;3)受水-岩相互作用潜在影响的地下水,其I-、F-和pH值质量浓度较高,地下水埋深最深,分布较分散,占研究区比例为12.7%;4)混合水,其上述离了质量浓度中等,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西部和南部,占研究区比例为41.39%.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污染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有密切关系,且地下水埋深越浅,地下水污染程度越高.

关 键 词:地球化学  主成分分析  Q型层次聚类分析  地下水水质  控制因素  项城市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region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Huaihe River
ZHANG Do,LI Cheng-jie,LIU Yun-tao,FAN Yu-hong.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region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Huaihe River[J].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2011,11(6).
Authors:ZHANG Do  LI Cheng-jie  LIU Yun-tao  FAN Yu-ho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