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三种常见混凝机理为主导条件下絮体特性研究
引用本文:邬艳,杨艳玲,李星,周志伟,王伟强,苏兆阳.三种常见混凝机理为主导条件下絮体特性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4(1).
作者姓名:邬艳  杨艳玲  李星  周志伟  王伟强  苏兆阳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00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2007);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404-003);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基金项目(ykj-2012-8771)
摘    要:以模拟低浊微污染水为原水,硫酸铝Al2(SO4)3]为混凝剂,考察了3种常见混凝机理(电性中和、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为主导条件下絮体的成长过程、二维边界分形维数(Dpf)和比表面积及其与混凝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吸附架桥为主导机理下絮体最大增长速率S(0.951)最快,达到稳定后絮凝指数FI最大(3.7%),二维边界分形维数Dpf最大(1.587),絮体呈块状且絮体间出现孔状间隙,比表面积介于网捕卷扫和电性中和之间网捕卷扫(83.646m2/g)吸附架桥(98.808m2/g)电性中和(116.046m2/g)];FI值、S及Dpf变化与浊度去除率相关性较好,其相关系数分别达0.979、0.982和0.963,同时比表面积大的絮体吸附容量大,有机物的去除率高.

关 键 词:混凝机理  混凝效能  絮凝指数  分形维数  比表面积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