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Taylor模式的进展与问题
引用本文:陈衍景,常兆山.Taylor模式的进展与问题[J].地球与环境,1996(3).
作者姓名:陈衍景  常兆山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100871
摘    要:针对Condie等的质疑,Mclennan和Taylor(1991)发表了题为“沉积岩与地壳演化”的文章,除重申他们的模式的科学性外,还提出了一些新见解,作为对Condie等质疑的回答或对1985年模式的补充。其主要表现是:(1)更注重了同类构造环境沉积物的对比,强调了太古宙高级地体沉积物与后太古宙克拉通盆地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将太古宙绿岩沉积物(活动背景)与后太古宙克拉通盆地沉积物(稳定背景)进行对比的缺陷:(2)原认为壳内分异主要发生在新大古代(3.2~2.5Ga)及其后.现认为至少始于3.8Ga,即在古太古代也存在。(3)新提出太古宙末的超大陆效应与广泛的钾质花岗岩类发育、地壳成分发生根本转变等现象有关,这使渐变与突变合一,为探讨地球化学演化提供了新思路。Taylor模式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全球范围缺乏关于太古宙高级地体沉积物资料,高级地体研究薄弱;(2)超大陆效应存在与否,以及其机制如何等,尚需深入研究;(3)地球的均匀降温与陆壳幕式增生相矛盾。

关 键 词:Taylor模式  高级区  低级区  微量元素  构造环境  太古宙  太古宙后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