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低冲击开发模式基础措施性能研究现状及进展
引用本文:牛志广,崔珍珍,陈彦熹.低冲击开发模式基础措施性能研究现状及进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6).
作者姓名:牛志广  崔珍珍  陈彦熹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03-002-005)
摘    要:介绍了低冲击开发模式(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主要基础措施的结构及处理流程、机理,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重点介绍其径流衰减、水质净化性能及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总结相关研究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ID基础措施的径流衰减效果显著,尤以生物滞留池效果最佳;在水质净化方面,相对于绿色屋顶而言,生物滞留池、透水路面效果更佳且更稳定,但3种基础措施对氮、磷污染物去除效果并不总是理想的;介质的种类及组成是影响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植物种类及铺装材料。此外,简要介绍了目前LID基础措施的性能评价模型。最后对LID基础措施性能及其评价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 键 词:环境工程学  低冲击开发  径流衰减  水质净化  影响因素  评价模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