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湖秋季蓝藻水华过后细胞裂解对溶解性有机碳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叶琳琳 史小丽 吴晓东 李大命 于洋 孔繁翔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 2. 中国科学院寒区与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
| |
摘 要: | 从2009年7月~2010年3月每月采集西太湖表层水样,分析叶绿素含量﹑蓝藻细胞裂解速率﹑磷酸盐浓度的变化,并通过切向流超滤系统分离得到的高分子量(1kDa~0.5μm)溶解性有机物的碳氮比值和高分子量溶解性有机碳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西太湖蓝藻细胞裂解速率在11月达到最大值(0.43d-1),而磷酸盐和高分子量溶解性有机碳浓度分别在12月与9月达到最大值.细胞裂解速率与磷酸盐﹑高分子量溶解性有机碳浓度之间没有相关性,说明水华过后影响磷酸盐浓度﹑高分子量溶解性有机碳的因素很多,蓝藻细胞裂解只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藻类水华的出现可能导致水体中其它磷形态(如有机磷)与磷酸盐之间的迁移转化,而大型浅水湖泊扰动导致的沉积物再悬浮和水华过后频繁的细菌活动都可能是影响高分子量溶解性有机碳的因素.秋季水华过后蓝藻细胞裂解释放的有机碳进入微食物网循环,引起细菌活动频繁,而溶解性有机物中含碳化合物比含氮化合物容易降解,所以碳氮比值逐渐减少.此外细菌通过硝酸盐合成溶解性有机氮也可能是碳氮比值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
关 键 词: | 西太湖 蓝藻水华 高分子量溶解性有机碳 切向流超滤 碳氮比 |
收稿时间: | 2010-06-01;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