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能抑制牧户超载过牧行为吗?——基于社会资本调节效应的分析
引用本文:冯晓龙,刘明月,仇焕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能抑制牧户超载过牧行为吗?——基于社会资本调节效应的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7):157-165.
作者姓名:冯晓龙  刘明月  仇焕广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牧民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及其效果研究”(批准号:2017M6209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地流转合约选择的机制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批准号:71673290);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面向2035年我国草地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批准号:2018-XZ-25)
摘    要:草原生态补奖政策通过政府行政手段干预牧户超载过牧行为,成为减少牧区牲畜养殖数量和保障草原可持续利用的政策之一。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牧户通过长期交往形成的社会信任、关系网络等社会资本,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草原生态保护中政策监督执行成本高等问题,还能形成减畜的集体行动从而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探讨社会资本与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户超载过牧行为的影响效应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户超载过牧行为的影响机理,并基于内蒙古、甘肃两省474户牧户实地调查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和分组回归模型,检验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户超载过牧行为的影响效应及社会资本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影响牧户超载过牧行为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草原生态补奖资金对牧户超载过牧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政策监管对牧户超载过牧行为的影响效应为负。社会网络在政策监管影响牧户超载过牧行为中发挥了负向调节作用,社会信任对草原生态补奖资金和政策监管影响牧户超载过牧行为均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此外,是否草场流转、非牧业收入占比对牧户超载过牧行为具有正向影响,而家庭收入对牧户超载过牧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以上分析,建议政府优化草原生态补奖资金的发放方式,加强政府对牧户减畜的监管力度,同时发挥社会资本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作用。

关 键 词:草原生态补奖政策  超载过牧  社会资本  牧户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