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陕北地区煤炭开采等人类活动对河道径流影响的定量识别
作者姓名:吴喜军  李怀恩  董颖  刘铁龙
作者单位:1.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西安,710048;2.榆林学院建筑工程系,榆林,719000;3.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西安,710018
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No.2009ZX07212-002-003-004);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1JM5004);陕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No.12JK0489)
摘    要:陕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定量分析窟野河流域各因素对河道径流的影响程度,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分析了窟野河径流以及流域内降雨、气温、水保措施、用水量和煤炭开采量等因素的变化趋势;其次按照1961—1979年、1980—1998年、1999—2010年以及1961—2010年等4个时期,采用逐步回归法分别确定其显著的影响因素,求出各时期的径流相关方程,其中1961—2010年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降雨量、气温、水保措施和煤炭开采量;最后定量计算了1980—1998年和1999—2010年相对于基准期1961—1979年各因素造成的减水量,其中水保措施的减水量由65%减少到了47%,煤炭开采却增加到了19%.结果表明,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计算的窟野河1961—2010年径流模拟值与实测值很接近,该方法可以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

关 键 词:陕北地区  窟野河  径流  逐步回归法  影响因素  煤炭开采
收稿时间:2013-07-12
修稿时间:2013-08-0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