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镧-铅复合污染下AM真菌对玉米生长和镧、铅吸收的影响
作者姓名:常青  郭伟  潘亮  王起凡  周昕南  杨亮  李娥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1,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1,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1,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1,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1,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1,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071,31200421,40861018);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MS0603);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1003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00471489)
摘    要: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的方法,模拟不同程度的镧-铅复合污染土壤(50、200、800 mg·kg~(-1)),研究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CE)和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对玉米(Zea mays L.)菌根侵染率、生物量、矿质营养元素吸收、C∶N∶P生态化学计量比、稀土镧(La)和重金属铅(Pb)吸收、转运的影响,旨在为稀土-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治理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AM真菌CE和RI均与玉米建立了共生关系,平均菌根侵染率为26.7%~95.8%;随着La-Pb复合污染含量的增加,玉米植株菌根侵染率、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以及N、P、K、Ca、Mg这5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显著降低,而玉米植株C∶P和N∶P以及地上部和根部La、Pb含量显著增加.接种2种AM真菌使玉米植株生物量显著提高了17.8%~158.9%,地上部和根部P含量显著提高了24.5%~153.8%,降低了C∶P和N∶P,符合生长速率假设.在3种程度La-Pb复合污染含量土壤上,AM真菌使玉米植株根部Pb含量显著增加了51.3%~67.7%,地上部Pb含量显著降低了16.0%~67.7%,Pb从玉米根部向地上部的转运率降低了31.5%~54.7%;同时,接种AM真菌显著增加了轻度LaPb复合污染土壤上玉米植株的La含量,在中度La-Pb复合污染土壤上却显著减少了玉米地上部的La含量,增加了玉米根部的La含量,抑制了La从根部向地上部的转运,重度La-Pb复合污染土壤上均没有显著影响.试验结果初步证明,AM真菌具有促进稀土-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潜力,对于稀土-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关 键 词:丛枝菌根真菌      吸收  转运
收稿时间:2017-02-11
修稿时间:2017-03-2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