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沁河流域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 |
作者姓名: | 高梦蝶 李艳粉 李艳利 孙昂 田爽 张春晖 耿亚平 李林霞 |
| |
作者单位: |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焦作 454000;焦作大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 焦作 454000;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大连 11602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029,U1704241,13A610319);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9A70006) |
| |
摘 要: | 为了摸清晋城沁河流域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及关键驱动因子,于2020年10~11月对山西省晋城市沁河和丹河的62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47种,由隐藻门、绿藻门、甲藻门、金藻门、硅藻门、蓝藻门和裸藻门组成.沁河的优势种为小球藻、啮蚀隐藻、尖尾蓝隐藻、具星小环藻、绿球藻和绿色裸藻.丹河的优势种为啮蚀隐藻、史密斯胸隔藻、绿色裸藻、具星小环藻、小球藻和矩圆囊裸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范围0.35~3.15,均值为1.40,Pielou均匀度(J)的范围是0.24~1.00,均值是0.68.丹河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高于沁河,沁河晋城段中游和丹河晋城段中下游浮游植物均匀度指数最低.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河岸缓冲区林地面积比例是影响沁河绿藻门绿球藻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绿色裸藻的分布主要受硝态氮、总磷和河岸林地面积比例的影响,具星小环藻的分布主要受城镇建设用地的面积比例和温度的影响,小球藻、啮蚀隐藻和尖尾蓝隐藻主要分布受农村聚落用地和耕地面积比例的影响.丹河啮蚀隐藻和具星小环藻的分布主要受pH和硫酸盐影响,绿色裸藻主要受河岸城镇建设和草地面积影响,矩圆囊裸藻主要受林地面积比例和Cl-影响最大,史密斯胸隔藻的分布主要受水温和耕地面积比例影响最大,小球藻主要受氨氮和耕地面积影响最大.
|
关 键 词: | 浮游植物 优势种 环境因子 河岸缓冲区土地利用 典范对应分析(CCA) |
收稿时间: | 2021-11-30 |
修稿时间: | 2021-12-30 |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