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极洲西摩岛白垩系-第三系边界上的铱和甲藻孢子:对K-T事件的意义
摘    要:在南极半岛西摩岛上,一套海相碎屑沉积地层的一段未经固结的海绿石粉砂质砂层中,存在着与K-T边界有关的、且高于背景值40倍的铱异常。甲藻抱子为20~30cm厚的K-T边界过渡层的生物地层鉴定提供了依据;在海绿石层中,没有保存钙质微化石。甲藻施子还记录了K-T边界过渡层之上10cm处的早丹麦阶(K11)海侵事件,铱的高峰值出现在甲藻抱子过渡层的底部与涨潮层之下30cm处。白垩纪末,位于高纬度区(63°S)的西摩岛为K-T边界上的生物集群绝灭事件提供了一个勿容置疑的证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