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探寻中华古诗的生态意蕴——从《中华生态古诗的博物学解读》谈起
引用本文:迟鲁宁.探寻中华古诗的生态意蕴——从《中华生态古诗的博物学解读》谈起[J].环境保护,2022(18):74-75.
作者姓名:迟鲁宁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摘    要:<正>中国古代诗歌自《诗经》始,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自古以来,众多文人墨客就习惯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将登高望远观览到的壮美河山诉诸笔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则生动地描绘出春日万物复苏、燕子筑巢的场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分工渐趋细化,文人与生态学者之间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别:文人善于通过艺术手法描摹大自然,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