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渝山区避暑游减碳效益测算及其启示
引用本文:惠红,吴铜,龙桂箱,张仁军.川渝山区避暑游减碳效益测算及其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2024(1):170-185.
作者姓名:惠红  吴铜  龙桂箱  张仁军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GL150);;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23SKJD113);
摘    要:旅游通常被认为会增加碳排放,但山区避暑游是从高碳排放的客源地到低碳排放的目的地的旅游,可能具有减碳效应,因此需要测算山区避暑游的减碳量,研究其减碳机理。以川渝地区为案例,从客源地和目的地整体视角出发,研究山区避暑游的减碳效益和机理。四川盆地盆中夏季炎热,但周边高山夏季凉爽,就近山区避暑游是盆中成渝地区居民夏季旅游的主要形式。基于推拉理论,构建了山区避暑游旅游流预测模型,得到旅游流数据;再以空调使用、旅游交通和房屋建筑改造的碳排放量为测算指标,计算山区避暑游的减碳量。研究表明:(1)游客去山区避暑游,由于旅游交通和建筑改造,碳排放量会增加,且排放量并不低。(2)从客源地和目的地整体视角测算比较,川渝山区避暑游是减碳的,并且减碳效益明显,在7-8月份之间,最高可实现的减碳量为35.82万~115.92万t。山区避暑游的减碳潜力巨大,大力发展山区避暑游对促进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山区避暑游  减碳效益  旅游流  碳测算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