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省域碳平衡能力与城镇化的关系 |
| |
作者姓名: | 李竹 王兆峰 吴卫 邵海琴 |
| |
作者单位: | 1.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长沙 4100812.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长沙 41020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1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88);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建设项目(5010002) |
| |
摘 要: | 厘清碳平衡能力与城镇化的关系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采用温室气体清单法、碳吸收清查法、碳平衡指标法和多元城镇化测量法分别测算1999—2018年中国省域碳平衡能力与各类城镇化指标,利用空间自然断点分级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分别分析中国省域碳平衡能力与城镇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互动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碳排放不断增多,碳吸收不断减少,碳平衡能力呈上升、下降、先减后增和先增后减四种趋势,碳排放呈“东多西少”分布,碳吸收与碳平衡能力分别呈“西多东少”和“西强东弱”分布。(2)中国人口、经济、空间、生态城镇化和城镇化综合指标不断提升,其中空间城镇化大致呈“西高东低”分布,其余则呈“东高西低”分布。(3)除空间城镇化外,中国整体碳平衡能力与各类城镇化的关系均为反馈型,而各省域增长保护型数量最多,中立型数量最少。
|
关 键 词: | 碳中和 碳平衡能力 城镇化 时空演变 省域差异 |
收稿时间: | 2021-11-05 |
修稿时间: | 2022-04-04 |
|
|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