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泥炭土对两种抗生素和双酚A的吸附 |
| |
作者姓名: | 高鹏 牛一帆 任欣 杨东 彭红波 |
| |
作者单位: | 1.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2. 昆明理工大学农业与食品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项目(41807370);2018年昆明理工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云南省土壤固碳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土壤环境与生态安全省创新团队(2018HC065) |
| |
摘 要: | 用不同浓度NaOH溶液处理采集自云南滇池的泥炭土,研究处理前后的泥炭土对两种抗生素磺胺甲恶唑(SMX)、卡马西平(CBZ)及双酚A(BPA)的吸附机理,并深入探讨3种污染物及泥炭土性质对吸附特性的影响.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Freundlich模型对3种物质在泥炭土上的吸附等温线有较好的拟合优度.3种物质中,BPA的非线性指数n值最低,这可能是由于其不对称的结构特征导致.随着处理泥炭土的NaOH浓度增加,3种吸附质在泥炭土上的吸附顺序为BPA > CBZ > SMX,BPA的吸附最高可能是由于其含有两个酚羟基,与泥炭土有较强的极性作用导致,而CBZ的吸附比SMX的吸附高是由憎水性作用引起.NaOH处理后并没有增加泥炭土对这3种吸附质的吸附,说明对于离子型化合物,吸附过程和机理复杂,BPA蝴蝶状结构及苯环上含有两个羟基可能导致其在泥炭土上出现特异性吸附,这导致其吸附系数最高;NaOH处理后泥炭土的有机碳含量增加但比表面积可能降低,从而使3种污染物的吸附降低.因此,本研究3种离子型化合物在泥炭土上的吸附受到吸附质的官能团及溶解度、泥炭土的有机碳含量及官能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关 键 词: | 有机污染物 吸附 泥炭土 吸附机理 |
收稿时间: | 2019-03-20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