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不同本构模型黄河厚冲积层基坑开挖结构变形分析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王丹,王国富,路林海,孙捷城.基于不同本构模型黄河厚冲积层基坑开挖结构变形分析北大核心CSCD[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6(6):936-942.
作者姓名:王丹  王国富  路林海  孙捷城
作者单位:1.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250101;2.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266590;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4EEM029);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4EEQ028);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项目(KY053);住房城乡建设部项目(2015-K5-004)资助
摘    要:采用理论分析结合现场实测数据,以黄河厚冲积层地质条件下某深大基坑开挖为实例,利用修正剑桥、西原正夫及改进的西原正夫等5种本构模型,通过FLAC仿真软件构建3D数值模型,分析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桩变形规律、墙后土体沉降变化特征、坑底土体上移趋势及抗浮桩侧摩阻力分布特点。结果表明:西原正夫本构模型可描述粘土体的蠕变变形,能准确追踪围护桩侧向位移;修正剑桥模型通过自动调整自身抗剪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参数,可给出墙后土体沉降的正确规律;摩尔库伦模型拟合得到的坑底土体上移曲线与现场实测数据较吻合;在改进的西原正夫及修正剑桥模型下,计算得到的抗浮桩侧摩阻力最为保守。上述规律可供预测基坑后续运营期间的结构变形、延长结构的服役年限参考。

关 键 词:本构模型  厚冲积地层  西原正夫模型  围护桩变形  坑底上移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