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穿越活动断层隧道抗减震措施及适应性研究
引用本文:丁祖德,廖明荣,肖南润,任志华,刘正初.穿越活动断层隧道抗减震措施及适应性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2(5):129-139.
作者姓名:丁祖德  廖明荣  肖南润  任志华  刘正初
作者单位:1.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 云南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3.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68057,51768028);;云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2017A-04)~~;
摘    要:依托格巧高速某穿越活动断层公路隧道,建立了考虑隧道-围岩-断层相互作用的三维地震响应计算模型,研究了设置减震层、减震缝、柔性接头等单一措施和组合措施下的隧道结构地震响应规律,探讨抗减震措施的减震效果及适用性。结果表明:横向地震作用下,3种单一减震措施均能有效降低衬砌结构的地震损伤,但不同措施的减震效果有所差异。采取减震层时,减小了整个结构地震响应,降低了结构在断层区域的应力集中程度。采取减震缝、柔性接头时,明显减小了损伤分布范围,起到了隔断衬砌损伤蔓延的作用,但局部损伤值降低不明显。组合措施下,结构的拉、压损伤分布特征与单一措施下的相似,但进一步限制了地震动及断层错动对隧道结构损伤的影响范围。地震动强度和地震波入射方向对结构地震损伤有重要影响。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衬砌损伤范围迅速增大,损伤严重程度急剧增加。地震波入射方向对结构地震损伤的影响由小到大依次为:竖向、横向、斜向和纵向地震动。组合减震措施对竖向地震动的适用性好,而对纵向地震动的适用性差,采取的抗减震措施需要考虑地震动入射方向。所得结论可为高烈度区穿越活动断层隧道抗减震提供参考。

关 键 词:隧道工程  活动断层  抗减震措施  地震动强度  地震动方向  适应性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