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海西北部海域表层海水表观铜络合容量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引用本文:陈春华,余国辉,王正方.东海西北部海域表层海水表观铜络合容量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J].海洋环境科学,1994(1).
作者姓名:陈春华  余国辉  王正方
作者单位: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摘    要:本文对东海西北部海域布设了八个站位进行了表现铜络合容量的测定,得到的表观铜络合容量在51.4~363.0nmolCu/dm ̄3之间,平均值为132.6nmolCu/dm ̄3。得出了各站位的表观铜络合容量在黄海沿岸水的方向上依次减小的分布规律。并结合水文、生物、化学方面的有关调查结果对这一分布规律的原因作了探讨。指出受长江径流影响及上升流的存在使R_(1-1)站营养盐含量高,生物量丰富,表现铜络合容量也相对较高,成为黄海沿岸水的源头水。大洋水形成的黄海冷水团生物量低表观铜络合容量也低。因而沿黄海沿岸水的方向,源头高表观铜络合容量的海水受低表现铜络合容量的稀释,造成在黄海沿岸流的方向上的各站表观铜络合容量依次降低。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