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自然生境中厌氧氨氧化功能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侯俊青,赵吉,李佳,赵子闻,赵曼平,武琳慧.自然生境中厌氧氨氧化功能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19,32(12):1984-1992.
作者姓名:侯俊青  赵吉  李佳  赵子闻  赵曼平  武琳慧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控制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701281);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7MS0334);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类资金计划项目(No.201702111)
摘    要:自然生境中发生的厌氧氨氧化过程是继反硝化和好氧氨氧化后的又一条氮损失途径,对全球生态系统氮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同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不同种类的厌氧氨氧化微生物.通过阐述厌氧氨氧化反应发生的生理机制,并对不同自然环境中发现的厌氧氨氧化功能微生物进行梳理,分析了厌氧氨氧化菌分布的空间异质性成因.结果表明,适量的无机氮可以促进厌氧氨氧化的发生,有机碳含量低和低氧条件更有利于厌氧氨氧化菌的生存且厌氧氨氧化的活性较高,这与厌氧氨氧化菌的化能自养代谢途径有着紧密的联系,低养分条件下反硝化菌的活性受到短暂抑制,促进了厌氧氨氧化的发生.同时,适当的高盐环境会提高厌氧氨氧化活性并促进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结构转变,高盐度环境下Scalindua属占优势,低盐度环境下Brocadia属更占优势.厌氧氨氧化菌对温度变化有很好的适应性,大部分厌氧氨氧化菌(如Scalindua属、Kuenenia属和Brocadia属)对于极端环境均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此外,悬浮颗粒物浓度、含水量等因素也会影响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布及其代谢活性.建议今后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转录组学相结合的角度对自然环境中的厌氧氨氧化菌开展生理生态机理的研究,并探明厌氧条件下Fe3+、Mn4+、SO42-等电子受体与厌氧氨氧化过程的生物化学联系,以更好地应用于工程技术研究,并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厌氧氨氧化  生态系统  氮循环  环境因子  活性
收稿时间:2018/10/17 0:00:00
修稿时间:2019/3/20 0:00:00

Current Insight on Microbial Ecology of 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in Natural Environment
HOU Junqing,ZHAO Ji,LI Ji,ZHAO Ziwen,ZHAO Manping and WU Linhui.Current Insight on Microbial Ecology of 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in Natural Environment[J].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9,32(12):1984-1992.
Authors:HOU Junqing  ZHAO Ji  LI Ji  ZHAO Ziwen  ZHAO Manping and WU Linhui
Institution:1.College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uhhot 010021, China2.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and Waste Recycling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Hohhot 010021, China
Abstract:
Keywords: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  ecosystem  nitrogen cycl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ctivity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