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及影响因子
引用本文:韩磊,庄涛,杨新明,袁旭音,韩年,李洁.不同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及影响因子[J].环境化学,2019,38(7):1539-1547.
作者姓名:韩磊  庄涛  杨新明  袁旭音  韩年  李洁
作者单位:济南市环境研究院,济南,250102;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98;济南市环境研究院,济南,250102;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98;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济南,2500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摘    要:以太湖西部3个中小流域为研究区,于2017年7月15日—20日,采集各流域内3种典型滨岸带表层(0—20 cm)土壤,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反硝化潜力,探讨不同流域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的差异和变化规律,并确定土壤反硝化潜力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各流域土壤反硝化潜力存在明显差异,天目湖流域、合溪流域和苕溪流域土壤反硝化潜力分别为0.294±0.226 (μg N (N_2O)·(g·h)~(-1))、0.542±0.327 (μg N (N_2O)·(g·h)~(-1))和0.821±0.494 (μg N (N_2O)·(g·h)~(-1)),总体表现为城镇化程度越高,土壤反硝化潜力越大.在相同流域内,林地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最大,其次为草地滨岸带和荒地滨岸带.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反硝化潜力与土壤含水率、硝态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碳含量都显著正相关(n=54,P0.01).结合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含水率、硝态氮含量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是苕溪流域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硝态氮含量分别是合溪和天目湖流域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的主要影响因子.综上,滨岸带土壤反硝化潜力与人类活动强弱有密切联系,其主要影响因子在不同城镇化背景下的流域间也各不相同.

关 键 词:土壤反硝化潜力  滨岸带  影响因子  太湖流域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