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超声波-微波耦合效应的石油烃类污染土壤的热脱附规律与参数优化
引用本文:桑义敏,艾贤军,马绍芳,王亚飞,朱玲,余望,何燎,杨康.基于超声波-微波耦合效应的石油烃类污染土壤的热脱附规律与参数优化[J].环境工程学报,2019,13(10):2311-2319.
作者姓名:桑义敏  艾贤军  马绍芳  王亚飞  朱玲  余望  何燎  杨康
作者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北京,102617;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北京,102617;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北京,102617;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北京,102617;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北京,102617;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北京,102617;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北京,102617;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北京,102617
摘    要:以邻二甲苯为石油烃类污染物代表,以污染土壤质量的减少量以及冷凝液质量的增加量表征土壤污染物的平均脱附效率,研究了微波-超声波耦合热源处理石油烃类污染土壤的脱附规律。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恒定(800 W)情况下,增大微波功率(从200 W增到400 W),能显著提升装置内反应温度(从128.3℃增到270.1℃),显示了微波较强的热效应;在微波功率恒定(350 W)情况下,增大超声波功率(从600 W增到1 400 W),对装置升温效果影响不明显(从169.4℃增加到187.9℃),表明了超声波较弱的热效应。超声波/微波耦合热源修复壤土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土水比20∶1、超声波功率800 W、微波功率350 W、辐照10 min,相应的最高污染物平均脱附率为77.28%,处理效果优于单热源条件。对于不同的土壤粒径及有机质含量,不同类型土壤的平均脱附率排序为砂土(88.36%)壤土(64.29%)黏土(52.61%);综合考虑土壤介电损耗因子、土壤比热容、土壤通透性影响的结果,土水比最优值设为10∶1;综合考虑土壤颗粒单层吸附/多层吸附作用的结果,土壤污染物浓度最优值为8%(砂土)、4%(壤土、黏土)。

关 键 词:石油烃  土壤修复  热脱附  微波  超声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